分享到:

对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9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05 15:15     来源:唐山市科学技术局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紧紧围绕聚焦科技赋能搞服务,努力培育创新主体的发展需求,结合开展“三重四建五优化”活动,不断集聚创新要素,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推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量提质。

一、扎实谋划推进重点工作任务。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发展等,谋划编制了2021年唐山市科技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布局全市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常年征集项目,积极通过专项实施,研发一批产业优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产品或新装备,取得一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全面提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二、组织实施省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是组织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21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组织省级以上孵化器项目和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唐山百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唐山博玉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列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科技服务业专项,获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二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个项目,列入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获专项经费1260万元支持。三是组织实施的“轨道交通关键装备智能运维平台研发和吉帕级先进汽车高强钢关键技术、超高效低损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电工钢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消防现场侦察处置机器人研制与应用示范等4项河北省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年度专家评估。

三、持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一是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服务。先后深入到189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向企业发放河北省服务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指引、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一本通、唐山市科技创新政策汇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汇编等756册,强化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互动交流,主动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宣传科技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科技需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扩容提质”。二是抓实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工作,按照“后备入库培育、随时受理申报、常态化培训、及时指导服务”培育发展模式,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5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更名手续,做好服务高企发展工作。组织开展了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唐科高函〔2021〕22号),2021年1至6月份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8家。三是制定印发了《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标任务考核评分细则》《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任务考核评分细则》,向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分解下达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目标任务。四是积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1至6月份,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696家,认定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评价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83家。

四、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试行)《唐山市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都将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唐山市科技局修订出台了《唐山市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对市级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对科技研发平台的支持政策,“十三五”期间为各级各类研发平台兑现支持经费3140万元,带动研发平台建设主体投入研发经费25000余万元,有力激发了我市企事业单位创建研发平台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有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285家(省级94家、市级191家)。其中,2020年依托唐山市神州机械有限公司建设的“河北省煤炭干法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绩效评估中获得良好等次,获得奖补资金80万元。

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双百双千”工程,共有18个创新创业团队、128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获得立项支持,承担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230项,极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制定出台了《唐山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管理办法(修订》,累计培育企业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4名。

六、不断提升原始创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制定印发了《唐山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8个项目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支持,每年立项支持30个唐山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针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建设“4+5+4”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科学需求,组织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研究,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共性和核心科学问题,提高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推进举措。

(一)组织开展集中政策宣讲培训。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领军企业。一是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邀请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专家为我市各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拟培育和申报高新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进行辅导培训,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企业发展重要环节,对认定标准、申报流程、材料撰写等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业务辅导,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精神、挖掘发展潜质、获取政策扶持。二是深入调研有关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通过实施重点帮扶,引导促进企业认定备案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三是组织创新团队、初创企业和成长企业参加第九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二)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发展等,组织企业实施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通过专项实施,研发一批产业优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产品或新装备,取得一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全面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继续推进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通过组织政策宣讲、申报培训辅导等措施,积极培育“增量”,优化现有“存量”。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引导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主营业务科技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

(四)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培育工作。推进“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建设一批覆盖全市重点学科领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引领我市学科建设和产业科技创新,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重点工程、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本土人才。

(五)进一步推进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充分发挥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持续加大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基地和基础科学重大设施的稳定支持,推进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项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