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3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05 15:07     来源:唐山市科学技术局
【字体: 】     打印

九三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市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紧紧围绕聚焦科技赋能搞服务,努力培育创新主体的发展需求,结合开展“三重四建五优化”活动,不断集聚创新要素,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量提质,推进我市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一、扎实谋划推进重点工作任务。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发展等,谋划编制了2021年唐山市科技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申报指南,布局全市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常年征集项目,积极通过专项实施,研发一批产业优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产品或新装备,取得一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全面提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二、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试行)《唐山市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都将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唐山市科技局修订出台了《唐山市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对市级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对科技研发平台的支持政策。为各级各类研发平台兑现支持经费3140万元,带动研发平台建设主体投入研发经费25000余万元,有力激发了我市企事业单位创建研发平台的积极性。

三、持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一是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服务。先后深入到189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向企业发放河北省服务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指引、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一本通、唐山市科技创新政策汇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汇编等756册,强化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互动交流,主动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宣传科技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科技需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扩容提质”。二是抓实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工作,按照“后备入库培育、随时受理申报、常态化培训、及时指导服务”培育发展模式,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5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更名手续,做好服务高企发展工作。组织开展了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唐科高函〔2021〕22号),2021年1至6月份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8家。三是制定印发了《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标任务考核评分细则》《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任务考核评分细则》,向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分解下达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目标任务。四是积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1至6月份,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696家,认定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评价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83家。

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双百双千”工程,共有18个创新创业团队、128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获得立项支持,承担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230项,极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制定出台了《唐山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管理办法(修订》,累计培育企业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4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推进举措。

(一)组织开展集中政策宣讲培训。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领军企业。一是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邀请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专家为我市各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拟培育和申报高新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进行辅导培训,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企业发展重要环节,对认定标准、申报流程、材料撰写等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业务辅导,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精神、挖掘发展潜质、获取政策扶持。二是深入调研有关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通过实施重点帮扶,引导促进企业认定备案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三是组织创新团队、初创企业和成长企业参加第九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二)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发展等,组织企业实施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通过专项实施,研发一批产业优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产品或新装备,取得一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全面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继续推进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通过组织政策宣讲、申报培训辅导等措施,积极培育“增量”,优化现有“存量”。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培育工作。推进“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建设一批覆盖全市重点学科领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引领我市学科建设和产业科技创新,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重点工程、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本土人才。

网站地图